一、環境治理概述
環保產業是為環境保護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是由環境保護所催生,隨環境保護而發展的新興產業,存在很大的剛性需求,不存在明顯周期性、區域性和季節性特征。按照服務對象劃分,環保行業主要分為大氣污染治理、水處理、固體廢物處理和噪聲控制等領域。
二、發展背景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加速,環保污染問題突出,我國政府加大對環保行業的政策支持,目前已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以加大對環境污染整治力度。政府部門及其出臺的主要法律法規和政策營造了有利于環保產業的政策環境,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促進環保產業市場的持續釋放。
三、產業鏈
近年來,我國環境治理逐漸轉向了大區域、大項目綜合模式,整個產業鏈也不斷延伸完善。環保行業產業鏈的上游主要由原材料、設備供應商構成,中游是污染處理供應商、運維服務商,在這一環節會涉及大量資源投入,下游主要涉及環境污染產出行業,如煤化工、石油化工、紡織、金屬等污染產出方。
四、環境治理行業發展現狀
1、我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
近年來,我國環保產業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在國家政府的鼓勵扶持下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成為了支撐產業經濟效益增長的重要力量,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統計測算,2022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22萬億元,較2021年增長約1.9%,2017-2022年的5年間,環保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1%,高于同期GDP增長率。
2、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市場規模
我國大氣環境形勢嚴峻,在傳統煙煤型污染仍未得到較好控制的情況下,以臭氧、可入肺顆粒物(PM2.5)和酸雨為特征的區域性復合型大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區域內空氣重污染現象大范圍同時出現頻次日益增多,嚴重制約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危害居民身體健康。自2013年國家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減排與控制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并間接帶動了該領域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2023年中國大氣治理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665億元。這一數字顯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業在當前的強勁發展勢頭。
3、我國水污染防治市場規模
水污染治理是主要受政策引導的行業,2015年4月國務院頒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開展中國對于水污染的全面治理,隨后各類型政策密集頒布,全面促使著行業健康穩健的發展。目前,水污染治理行業作為環保領域最為成熟的板塊,市場規模巨大,2023年市場規模約為16286.8億元,同比增長14.78%。
4、我國智慧環保市場規模
近年來,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下,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手段智能化治理污染與保護環境,成為環保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數據顯示,我國智慧環保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489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80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66%。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環境治理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五、環境治理行業競爭格局
1、行業競爭格局
我國環境治理產業主要市場參與者有大型央企和國企、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和跨國公司。大型央企和國企在環境治理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憑借強大的資金實力、技術儲備和市場影響力,積極參與各類環境治理項目的建設和運營。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推進和市場需求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涌入環境治理行業。這些企業通常具有靈活的經營機制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能夠在特定領域或細分市場中找到發展機會。一些外資企業和跨國公司也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進入我國環境治理市場。它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為我國環境治理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重點企業介紹
倍杰特2004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水資源化再利用領域,主營業務聚焦工業水處理、工業領域及市政領域高鹽廢水、鹽湖、地下鹵水、海水等高鹽水的資源化利用,圍繞水處理解決方案、運營管理及技術服務、商品制造與銷售提供一體化綜合服務,業務范圍涵蓋煤化工、石油化工、焦化、生物化工、電子半導體及鹽湖提鋰、海水淡化等領域,是國內工業領域領先的廢水資源化再利用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2023年全年營收6.53億元。
六、環境治理行業發展趨勢
1、碳達峰、碳中和等政策為行業提供有力支撐,環保產業發展充滿機遇
“雙碳”工作已被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成為主要路徑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我國經濟轉型加速,由此催生的各類新業態、新技術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在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加速轉型過程中,將創造巨大的綠色市場,從而釋放強大的經濟增長新動能。作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同時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環保產業也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
2、產業發展的重點由單一環境要素末端治理轉向跨領域、多要素、系統協調的綜合治理
目前,我國環保行業進入系統性治理階段,生態環境治理從單一細分領域向系統性、復合性轉變,從單一污染源治理向多板塊綜合治理方向轉型,最終實現整體環境的綜合治理。我國環保產業結構更為合理,行業從以環保工程、設備為主的商業模式向環保工程、設備與環境服務業并存的商業模式發展。在此背景下,行業內企業不僅需要具備精準識別污染問題、解決單一污染源的能力,還要能夠通過整體化設計、模塊化建設及一體化運營,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3、從業門檻不斷提高,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我國環保行業企業數量多,但規模普遍偏小,低水平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市場集中度低,缺乏有一定規模實力的龍頭企業。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鼓勵和市場需求增長的雙重推動之下,我國環保行業已經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產業結構逐漸調整,市場對企業有更高的技術和服務水平要求,這就意味著環保企業的淘汰更新速度加快,整體行業的集中度會不斷提升,具備較強實力、能夠為客戶提供綜合環境治理服務的企業的市場競爭地位將會得到提升。
華經產業研究院通過對中國環境治理行業海量數據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業總體市場容量、競爭格局、市場供需現狀及行業典型企業的產銷運營分析,并根據行業發展軌跡及影響因素,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幫助企業了解行業當前發展動向,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投資決策。更多詳細內容,來源:華經情報網